近期,广州市规划局提出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为民服务举措,从而进一步促进市规划系统机关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能。
十大措施为:一是提前介入,设立“事前商谈”制度,将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解决在立案之前,提高规划管理效率和质量。二是优化服务,推出“大客户经理”制度,主动提供全程跟踪、规划业务申报指引和协调服务,确保高效审批。三是缩短时限,推行跨部门并联审批制度。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环节中,将规划许可与人防工程、文物保护、航空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等专业审批并联,实行同时收件、同步审核,优化、重组审批管理环节,缩短建设工程审批时间。四是便捷服务,开通网上办事系统,建立和完善网上申请和办理,申请人可以通过“规划在线”网站提出申请,规划部门直接通过网络进行答复或者提供相关信息。五是简化管理,实行自动许可。对不增加建筑面积、建筑总高度、建筑层数、不涉及建筑外立面修改或者变更使用功能的装修及原状维修建设工程,以及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中的建筑小品等建、构筑物,实行规划行政自动许可。六是梳理标准,减少立案类别,将立案种类由55项压缩至29项,并取消申请人立案时提交规划部门审批文件等要求。七是整合流程,优化审批环节。取消规划总平面方案审查环节;申请人根据已获取的规划条件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后,可以同时申领用地规划许可证和送审修建性详细规划。非重点地区和非标志性建筑,可依据已审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免去报审建筑设计方案环节。八是缩减环节,住宅小区内建筑、市政工程“7证合1”。将住宅小区内建筑工程和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工程共7种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合并为1个许可事项(即合并为1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许可)。九是快速办结,违建查处和规划验收实行“一案制”。十是特事特办,河涌用地快速审批。
摘自《建筑时报》2009.08.13 记者 朱启同